7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因而要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几天,“物流”成了热词。
7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提出推进互联网+物流,“既是发展新经济,又能提升传统经济”,因而要适度扩大总需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随后,国家发改委7月29日也发布了《“互联网+”高效物流实施意见》,以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物流活动的深度融合,提高全社会物流质量、效率和安全水平。
中国的经济总量已位居全球第二,但中国的物流业却远落后于全球物流业。以物流成本所占GDP的比重来比较,2015年中国物流成本所占GDP的比重高达16.0%,远高于发达国家的8%,甚至比同样处于发展中国家、交通条件极度落后的印度还高5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物流综合效率还处于整体低下水平,其中的关键在于物流的网络化、规模化、一体化、协同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缺失。
物流网络化是指物流的各个节点要形成物理服务网络,并需要“重去重回”。其中,物流节点既可以是大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航空港、水港、无水港、配送中心、货运站,也可以是小的货场、转运站、编组站、流通仓库、储备仓库、转运仓库、分货中心。由于产业链布局的约束,资源地、生产地和消费地分布不同,物流一般具有单向流动的趋势,如果没有系统网络设计,货物运输往往出现单程的“重去轻回”现象,物流资源利用率自然低下;而一旦形成了物流服务网络,就会利用网络增加“重回”的机会,减少物流资源闲置,提高物流资源的服务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