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舞台中央的刘军,终于还是回到了聚光灯的中央。恰逢回归联想43天,他首次接受媒体采访。
今年5月16日,离开联想两年的刘军再次回归,开始担任联想集团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负责联想中国PC业务。作为曾经联想的二号人物,刘军回归之后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同时也被行业寄予提振联想PC的期望。
在刘军回归这43天里,他参与了两场线上直播,线下却没有一次公开露面,刘军坦言重返联想之后一直思考如何突破。
“三个联想”战略中,如何做“服务的联想”?
今年是联想在2012年后时隔五年再次做暑促,借着首届联想电脑装备节的契机,刘军带来的一个改变是,过去联想习惯性的把资源用在对渠道的补贴和进货的促销奖励。但今年完全把让利的部分全部回馈给C端用户,某种程度上杜绝了经销商去打价格战。
服务,是刘军口中强调的重点。这也是很早之前杨元庆所提出的“三个联想”战略之一,即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国际化的联想。联想的国际化已经不可置否,目前联想的销售收入70%左右来自于海外,整个团队也是趋于国际化。
高科技层面,在面向未来的智能互联网,联想已经集中投入像人工智能域、AR/VR相关领域,并且请来芮勇做研究院院长。
“接下来服务的联想,我希望把它作为中国区的战略,以最大限度的贴近客户,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帮助客户迁徙到智能互联网的时代上去”,刘军表示。
与服务体系并行的是渠道策略的转变,现在刘军思考更多的是全网的概念,这样的思考源于对用户四种消费行为的调查:1、线上咨询,线上购买;2、线上咨询,线下购买;3、线下咨询,线上购买;4、线下咨询,线下购买。
根据调查结果,刘军发现单纯线上或者线下的模式占据的份额也就大概30%左右,而另外70%则是交叉存在的。在刘军看来,现在一到三级市场算是中心程度的市场,越来越多是线上为主。四到六级市场仍然是线下的市场,这也会是联想的一个重点。
刘军还透露,整个中国市场的 to C市场,联想PC产品的成交量线上占40%,60%依然是在线下。
PC这碗饭怎么吃?
这次采访,与其说是讨论刘军回归之后联想的新战略,不如说是他离开这两年间的个人对市场变化的观察和体验。
2015年6月刘军卸任联想移动总裁,9月正式离开联想,在美国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开始以自由投资人的身份参与了两个基金。“2016年真的是沉浸在一个特别超脱的视角上,深度地了解中国,惊讶中国的变化之快,因为真的跟我想象中和听说的不太一样”,刘军回忆。
事实上,在刘军离开联想的这段期间,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的组成、运作模式、营销和销售环节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为了玩的接地气,今年6月1日,刘军贡献了自己的直播首秀,与京东3C老大胡胜利在线互动了一把,启动“618”大促。在18天的时间里,联想在京东平台的销售额占PC品类总额的41%,超过第2至5名的销量总和,联想线上总销售额突破15亿元,斩获笔记本、台式机、游戏本销量的三项冠军。对于刘军来说,也算有了一次不错的开场。
然而摆在刘军面前的难题是,做手机更接地气的华为、小米新手都开始抢食PC市场。
在刘军看来,华为、小米新进入的品牌会面临很大的难题,原因在于PC市场首先是一个下降的市场,按照正常的规律是竞争品牌越来越少,大的越大,小的越小。除此之外,做PC也是有门槛的,需要长久的技术和研发积淀。
联想PC更大的威胁来自老对手惠普、戴尔的步步紧逼。今年一季度IDC的数据显示,惠普PC出货量1314万台,市场份额为21.8%;联想出货量1232万台,市场份额为20.4%。这种数据上微妙的变化,让联想感知到了些许寒意。
面对惠普的追赶,占据联想集团近70%的营收的PC业务要达到一个更新的高度,这是刘军的担子,也符合杨元庆要把联想要从设备战略,转移到基于人工智能的“设备+云”战略。同时,杨元庆也不只一次提到,PC是碗里的饭,手机和企业级是锅里的肉,而研究院和对外投资是田里的庄稼。
现在,PC这碗饭怎么吃得饱,而且要吃的好看,这就要看刘军自己的势能了。
与此同时,刘军回归联想之后具体负责PCSD(PC和智能终端),也就是说SD智能终端业务也在刘军的管辖范围内。这次刘军也表示,像AR和VR、机器人、家庭智能控制,当万物互联到来之时,联想都有可能去做。
他所依照的逻辑是一个轴心两个轮子原则:客户需求为轴心,内部的自主研发和投资来获取技术和产品两个轮子来推动。
回顾刘军在联想的十几年经历,不仅亲手打造过联想移动的辉煌,也是联想国际化幕后的功臣,在外人眼中,这段经历好似开挂一般。但刘军却说,联想从来都不是一家开挂的公司,在他看来,开挂就是走捷径的意思,但联想并没有,这十几年更像是一场非常艰难的远征。
如今,刘军再次踏上另一段征程,这是联想不得不打的战争,也是他本人必须坚守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