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东、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市已经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深化融合应用的同时,我国还将突破核心技术,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完善政策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突破核心技术方面,将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业核心基础。
二、连云港将建电动自行车智能集中充电系统
连云港市制定出台了《全市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明确从即日起至2018年底,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综合治理工作。此次电动自行车综合治理工作将从产品质量、流通销售、维修改装、使用管理等方面“一条龙”推进。
三、湖南湘江新区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
近日,通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与湖南视觉伟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合作签约暨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在湖南湘江新区芯城科技园举行。这次揭牌的智能轨道交通联合实验室,是由通号工程局、视觉伟业、北京交大、北京工商大学联合成立的。
四、河北将在2020年建设3至5家羊绒产业智能工厂
河北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促进羊绒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提出到2020年,羊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65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形成2个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培育3至5家超10亿元企业,打造3至5个国内外知名品牌。通过推广先进工艺技术,优化完善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绿色工厂和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完善产业链条。每年形成5至10项新技术,到2020年,开发20项羊绒加工新技术。
五、中外科学家实现零磁场核磁共振的普适量子控制
有记者从中科大获悉:该校杜江峰院士团队彭新华教授课题组与德国亥姆霍兹研究所、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首次实现零磁场核自旋体系的普适量子控制,并发展了用于评估量子控制和量子态的方法,这一成果有望推动零磁场核磁共振在生物、医学、化学及基础物理领域中的应用。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著名学术期刊《科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