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以“营商环境提升年”为抓手推进高质量发展
今年来,我市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聚焦政治生态、企业环境、政务服务,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各地各单位以“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为抓手,切实提高行政审批速度、展现为企服务温度、校准执法监管尺度,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汕头在新时代经济特区建设中迎头赶上提供坚实支撑。
高新区:政企携手 打造区域创新高地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光缆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公司已发展成为集棒、纤、缆为一体的大型光纤光缆综合制造企业,稳居中国光纤光缆制造行业前十,也是国际、国家通信行业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该公司具备年产光纤500万芯公里、光缆35万皮长公里及光缆1200万芯公里的生产能力,近年在信息化建设、生产自动化及智能化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产品覆盖国内31个省市,且持续稳定占据广东光缆市场最大份额。中国国际海缆汕头登陆站陆上延伸段(国家一级干线国际通信线路)、西藏林芝—昌都段国家一级干线(世界上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电信干线工程)、港珠澳大桥国际线路光缆工程等重大项目,均采用了奥星公司的光缆产品,彰显企业技术实力。
“去年我们再次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入选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还获得了汕头绿色工厂认定。”汕头高新区奥星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爽介绍,今年公司产品同时入围三大电信运营商集采,部分产品远销非洲、东南亚,“预计全年销售量和营业收入将实现20%的增长,创历史新高。”
从1992年成立、1998年落户高新区,到如今成为行业领先的光通信企业,奥星公司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汕头高新区管委会始终如一的支持与指导。管委会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为公司搭建起成长的“快车道”,近年来更积极指导企业顺利拿下多项重量级资质荣誉,为其拓展市场、提升行业地位奠定基础。
林爽表示,管委会通过常态化开展“政企直通车”“企业家交流午餐会”等暖企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与政府高效沟通的直通渠道,在企业项目申报、资质认证等关键环节,也不遗余力地给予指导与协助。“管委会不断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让我们扎根高新区的企业能够轻装前行,聚焦研发创新、加速技术攻关,持续为高新区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粤东首个国家级高新区、粤东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汕头高新区还持续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加强园区重点项目建设,主动靠前、全程跟踪,擦亮政务服务“高新品牌”,凝聚优化营商环境“向心力”,为更多优质企业提供成长养分,政企携手助力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潮阳区:环境升级 便民服务暖人心
潮阳区紧抓“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有利契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抓手,全力推进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与配套升级,如今中心新址已以焕然一新的面貌、贴心高效的服务,为企业和群众带来便捷、顺畅、优质的办事新体验。
“新址3层办事大厅共设置88个窗口,配套智能引导系统、超级柜台、自助填表系统等设备,还率先在全市打造首个区域性便民惠企公共服务平台——‘潮政通’。”潮阳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姚丹仪介绍,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办事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次行政服务中心改造,不仅实现了硬件升级,更推动了服务整合与流程优化。项目将原本分散的6个政务服务分厅整合归一,全区37个部门的1682个政务事项全部进驻,涵盖企业开办、项目审批、税务办理、社保医保、不动产登记、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真正实现“一站式”集中办理。流程优化方面,中心积极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服务模式,企业和群众只需在综合服务窗口提交一次材料;同时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依托“粤省事”等线上平台,开通网上预约、网上申报、在线查询、结果邮寄等功能,让政务服务真正暖到群众心坎上。
“现在很方便,过来马上会有工作人员接待,流程也很清晰,不用跑来跑去、重复提供材料。”前来办事的余女士说,自己当天9点半到达中心,9点40分就办完了业务,“环境各方面都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