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电子政务

新媒体政务再"时髦"也别丢了"实效"

时间:2016-09-18 17:09:33  来源:中国网-传媒经济   作者:中国网-传媒经济收藏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家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实效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随着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二维码时代”似乎已经悄无声息的加入到了网上政务服务的队伍中。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种新型服务千万不能为了“时髦”,而把“实效”给丢了。

朋友家准备生二胎,咨询社区服务人员,回复说现在开通了“互联网+社区服务”平台,只要加入微信群,将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拍照上传,即可办理生育服务卡。朋友照做后,却没下文了,微信询问也没回应。无奈,他只能再去社区办证中心窗口办理,不到15分钟就领到卡了。

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越来越成为大家提升服务水平,优化服务实效的重要载体,特别是随着微信平台的广泛应用,“二维码时代”似乎已经悄无声息的加入到了网上政务服务的队伍中。但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种新型服务千万不能为了“时髦”,而把“实效”给丢了。

如今,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政务服务与互联网的融合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也被认为是政府改善服务的一个重要新趋势、新契机,这一做法也是满足群众需求的必然要求和必然选择,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不管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不管是提供服务者还是服务对象,“互联网+”让所有服务全过程站到了群众最容易看到的地方,不得不承认,有了互联网,交流和资讯的获得变得更便捷,办事和服务的效率理应会变得更高,但为何“理想总是很丰满,现实却总是很骨干”?“互联网+”在政务服务过程中,却存在“中看不中用”、“好看不好用”,甚至只是“花架子”的问题,表面上看起“时髦”,实际上却很“落后”,还不如到现场办理来得快,让人颇有浪费表情的味道,不得不让人感叹:新媒体政务服务,不能为了“时髦”而丢了“实效”。

新媒体政务服务是大势所趋,也是必然选择,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跟上群众办事的现实需求,跟上时代步伐,但更重要的则是要把这种网络政务服务做实在,不能搞“花架子”,浪费群众表情,“二维码”也扫了,身份证等证件也拍照上传了,结果却杳无音信了,让新服务变为了“新摆设”,只图“时髦”不求实效,最终不仅让群众办事不方便,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得不偿失。

创新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把更多的政务服务引入到新媒体服务平台中,无疑值得点赞,但必须谨防“互联网+”服务沦为“花架子”的现象,不能为了“时髦”而丢了实效,否则,再“时髦”的服务创举,也无法发挥赢得群众的欢迎和社会的点赞。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