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可视化网络安全技术将成为趋势,其能够学习用户行为、动态演进策略以匹配用户行为,保证业务连续性。
付丽丽
•
2016-08-06 10:41:50
从科技的角度来看,未来二三十年人类社会会演变成一个智能社会,其深度和广度我们还想象不到。
科技日报
•
2016-08-05 09:23:21
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同时,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政企服务多元化、移动化发展。
CNNIC
•
2016-08-04 16:17:01
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在我国已有多年基础,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技术路线。通过搭建“互联网+协同智能制造”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多赢局面,这也是“两化”深度融合的具体体现。
上海观察
•
2016-08-04 16:04:18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我国在2008年前后就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现在网民的数量再度更新。
央广网
•
2016-08-04 15:56:26
如今,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在惠及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博物馆的布展工作,提供了更多可能。看看国外,在博物馆“数字化”这条路上,玩出了哪些新花样?
央广网
•
2016-08-04 15:00:20
《工业和信息化系列蓝皮书》自2012年推出以来,一直受到业界的高度认可,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参考资料。
新华网
•
2016-08-04 10:31:30
3日,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农村网民1.91亿,手机网民规模6.56亿,人均周上网时长26.5小时……一系列数据,从不同侧面透视出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新成果、新趋势、新动向。
新华社
•
2016-08-04 10:16:49
3日上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在京发布第三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移动互联网塑造的社会生活形态进一步加强。
张洋 喻思娈
•
2016-08-04 09:25:10
克服“阅读危机”,不是在纸质书和电子阅读的选择中“有你没我”,而是要选择一种全新的知识装订方式,从而给人们提供系统性的认知
人民日报
•
2016-08-04 09: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