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数据

全世界抢搭“大数据”列车 错过再等500年

时间:2016-07-01 14:01:25  来源:重庆晚报   作者:重庆晚报收藏

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大数据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全面渗透,大数据行业在各领域的发展应用也已经蔚然成风,大数据应用就如同拥有核聚变动力的极速列车,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旦错过,就将再等500年……

据大数据统计、分析显示:目前,大数据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已经全面渗透,大数据行业在各领域的发展应用也已经蔚然成风,大数据应用就如同拥有核聚变动力的极速列车,将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旦错过,就将再等500年……

一周回顾,大数据正在重构整个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

事件一:6月27日,在美国孟菲斯ISO/IEC JTC1/SC32 “数据管理与交换”分技术委员会2016年全会上,中国代表团提交的大数据技术提案“SQL对MapReduce及与之相关的流数据处理的支持”完胜美国、德国,获得SC32全会决议通过。这是29年来中国首度在国际标准委员会独立提出技术提案并获通过。

事件二:6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通过“互联网+健康医疗”探索服务新模式、培育发展新业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事业,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事件三:6月24日,友盟+承办的2016中国互联网大会全域大数据应用论坛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阿里巴巴、360公司、商询科技等大数据企业分享了当下的应用实践和研究成果,为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应用典范。

事件四:6月24日,一站式数据开发者服务平台极光推送召开发布会,宣布品牌正式全面升级为大数据综合服务商“极光”,其推送覆盖总用户数已超过40亿,月活用户数达5亿,日推送信息量超过5亿条。

事件五:6月23日,由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中国互联网金融研究院、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反欺诈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大数据金融论坛在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

事件六:6月22日上午,陕西省教育厅召开教育大数据融合应用工作专题会,研究部署省教育大数据融合应用工作。

事件七:6月21日,国内首个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大数据公司——丝绸之路大数据有限公司在甘肃正式成立。

……

在过去的一周,短短7天,大数据从国际到国内再到地方、从标准化到产业到融合,从论坛到实践,都在告诉世人:大数据正在重构整个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它正以全新的速度,让政府、行业,甚至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重新与世界相互联接。

统计数据,大数据是未来产业的核心驱动引擎

2015年全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了1403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0270亿美元。其中,2020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或达13626亿元。同时根据微软委托 IDC所做的一项针对全球数百家企业进行的研究显示,企业如果能够采用包括数据采集、整合、筛选、分析、分享在内的全套大数据解决方案,那么在未来四年中,全球企业将共同分享大约 1.6 万亿美元新增收入的“数据红利”,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第二届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2016数博会)上所说的,大数据是一座蕴藏着巨大财富的钻石矿。尤其是国家连续下发政策文件,提出政府放开数据资源,将为大数据产业开局起到一个好的牵引作用,大数据将成为未来产业的核心驱动引擎,让人们对大数据产业前景展开无限遐想。

也正如近两年来各省市都在响应总理号召所做的,要努力抓好一批大数据产业项目,围绕大数据全产业链,坚持既要奔向“高大上”,又要能够“接地气”,要大力实施数据处理加工项目;大力实施智能终端项目;要大力实施数据交易和金融项目;要大力实施电子商务项目;要大力实施呼叫服务项目;要大力实施智慧产业项目。推动大数据产业爆发式增长,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数据资源的开放及使用逐步深入,应用创新将成为大数据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未来大数据应用将以政府和金融为主,预计2020年政府和金融大数据应用或将占60%,随后是工业以及电力应用,其中应用层规模占比将达到40%,衍生层规模占比达18.5%。

大数据产业未来市场空间主要体现在大数据与产业的结合,即下游的应用市场领域。目前,大数据在互联网、政府、金融、电信等领域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需求,份额超过50%,长远来看,未来大数据将在能源、金融、医疗、制造、地理信息、消费等行业大有用武之地。

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无论是产业转型和升级均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是未来产业的核心驱动引擎。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将深刻影响社会分工协作的组织模式,促进生产组织方式的集约和创新。

挑战即机遇,我国大数据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从整体来看,我国大数据产业仍旧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数据丰富与开放程度不够、数据挖掘与分析工具性能有待提高、模式创新与业务拓展能力有待加强等。与此同时,我国大数据发展仍然存在许多短板和“痛点”:相关法律法规仍然不健全,“信息孤岛”、“数据烟囱”依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支撑仍较薄弱;人才问题突出等均对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极光CEO罗伟东表示,在国内做大数据必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帮企业补充数据源,二是通过数据分析和应用的能力来实现透过数据,优化客户运营和企业决策。友盟+COO叶谦提出大数据在业务应用中的三大困局一是缺数据,二是缺能力,三是缺工具。而来自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的调查数据则明确显示,对于当前的大数据应用,42.9%的用户表示讨厌,仅14.3%的用户表示很享受当前大数据带来的个性化服务。

如何适应大数据融合发展趋势,坚持以应用为中心,充分挖掘大数据商用、政用、民用价值?如何让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社会民生?这是目前,我国需加紧探索、研究和布局的话题与重要实践。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