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创新打造营商环境“三零”品牌
今年以来,濮阳市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稳企助企强企为目标,以“学查改,服务保障实体经济”为总牵引,主动切换企业视角、聚焦企业关切,坚持政策端、响应端、机制端同向发力,创新实施微改革、双对标、面对面、大走访、合力团等系列亮点行动,全方位、无死角打造“零距离、零障碍、零干扰”的营商环境新品牌,为企业共克时艰提供了精准助力,企业满意度持续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政策端发力,制度供给“零障碍”,让企业“办事不求人”
坚持“双对标”。濮阳市对标全国最优标准、最佳实践,通过“借鉴+创新”,推出68项全省创新、全国领先的改革成果,促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红利充分释放。“一码集成”改革实现“开办即准营”,惠及企业4.6万家;不动产登记“秒办秒结”全国推广,线上网办率超98%。深化“微改革”。聚焦小切口,瞄准企业急难愁盼,推出371项微改革事项,为企业解决了一批闹心事、烦心事。“一照通投、一码办理”节约企业投标成本30余万元,“银税互动”智能匹配贷款15.04亿元。重塑“新业态”。通过数智赋能、流程再造,推动行政审批效能变革。大力推行“跨省通办”,77项市级事项、158项县级事项实现异地可办、就近能办。“濮小政”AI客服上线运行,累计解答咨询8233个,构建覆盖市县乡村四级专业帮办代办队伍,线上线下高度融合,“办事不求人、办事不出门”新生态日益成熟、渐成常态。
响应端发力,政企沟通“零距离”,让服务“离企业更近”
矩阵式收集。濮阳市委书记、市长与企业“面对面”作为制度性安排,每季度召开“闭门会”,倾听企业真实诉求。制定市级领导大走访提示单,29名市级领导深入290家企业,市直职能部门定期下沉一线调研,实现“四上”及“小升规”企业全覆盖。设立“三大员”,开通“12345”企业服务专线,全方位、全天候精准摸排企业发展难点堵点。即时化响应。严格落实企业问题“马上就办”机制,针对企业问题能直接答复的,当即答复处理,不能直接答复的,依据“属地管理、分级派发、按责承办”原则进行转办,并及时督办到位。今年以来累计有效解决诉求845条,推动制定针对性措施219项。全要素赋能。构建覆盖融资、环评、用地、用能、用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提供点餐式、精准化服务,探索形成“交地即交证”“电等企业”“水等企业”“科创贷”等64项有益实践,各项资源要素更快、更优、更准向企业集聚。
机制端发力,护航权益“零干扰”,让发展“稳定可预期”
筑牢“防火墙”。濮阳市将每月1—26日设立为“企业宁静日”,在全省率先推行“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监管模式,抽查事项同比减少89.7%,抽查单位同比减少77.8%。对各县(区)、市直各行政执法单位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进行双公示,公开接受企业和社会监督。壮大“合力团”。构建“营商+”监督新模式,市纪委监委开展营商环境监督护航专项行动,严查损害企业利益行为。市人大、市政协分别通过专题询问、专项视察等方式对职能部门履责情况进行深度监督,共询问单位6个、专题视察4次,有效传导压力。构建“全闭环”。创新出台“营商十条”,建立起台账管理、监测调度、工作通报、督查督办、责任追究和考核激励的“全闭环”推进机制,确保各项惠企政策、涉企举措落实到位,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