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洗牌”进行时

时间:2016-05-19 09:39:30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作者: 张珍收藏

整个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洗牌期”,对于政府定下的监管红线,结果将会大不一样。如今的洗牌和淘汰,对于未来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是有好处的。
         近日,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金融专项整治活动开始启动,由国务院牵头,14个部委参与,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工商注册和广告宣传进行全面检查和整顿,这场参与部委史上最多、严厉程度史上最强的整治活动启动后,曾经的虚热正在“退烧”,一场行业性的“洗牌”不期而至,一时之间,整个行业风声鹤唳,大有寒冬将至之势。如今,山西省同样启动了对全省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风险排查,那么,如今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到底呈现出怎样的形态?整个行业风险到底有多大?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
  A 部分非法集资披“互联网金融”外衣
  投资周期12个月,年化收益率高达10%-20%甚至更高……若是你关注了这样的金融平台,也许正在陷入一场有关于财富的陷阱。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开始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及满足大众多元化投融资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过,与此同时发生的一些突发性事件,也让互联网金融行业饱受诟病。
  互联网的出现,同样让曾经的一些非法集资手段从原有民间的投资,打着互联网金融、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中介、股权投资、旅游、养老、民办院校、境外上市等旗号,在经过结构设计等“包装”之后重新进入市场,乍一看上去不仅安全,而且有夺人眼球的高利率,而互联网的高效带来的集资速度之快、集资量之大超乎想象,集资成本也更加低廉。
  事实上,早在去年10月,山西省处非办曾对公众发出提示称,部分公司以P2P、众筹等互联网金融的新形式推销理财产品,声称有连带担保,且赎回灵活,预期年化收益率达13.40%到14.60%,并在街头公开散发宣传单,投资者需要高度警惕非法集资新苗头。“互联网的快捷高效、参与方便等特性,以及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设置的投资起点较低,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参与门槛。很容易让这些平台中短期内聚集到大量的用户和资金。”山西省互联网金融联盟秘书长李志锋认为。记者了解到,近期山西一家名为银淦诚财富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从今年3月3日上线到3月19日网站关闭,负责人“跑路”,短短半个月时间,吸引的投资者达800多名。而另一家“问题平台”山西帝业投资有限公司,在其成立两年多的时间内,注册用户达4.5万余户,成交总额高达9.3亿元。
  互联网技术的跨地域、跨时空特性,使得一些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领域非法集资活动出现了一些新特征,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完全突破地域限制,依托网络向周边地区甚至全国扩散,因此,涉众性更强、地域范围更广。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不可控,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事件的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深度更大、风险传播速度更快。与此同时,一些机构以金融创新为名,从业机构违规经营甚至进行非法金融活动的手段推陈出新,更加隐蔽并具有迷惑性和诱导性。另外,一些境外互联网金融诈骗和非法集资活动向境内蔓延,也带来了一场场的“庞氏骗局”。
  乱象背后,或是平台的违规操作,或是投资人的盲从,或是监管的缺位。在李志锋看来,披上互联网金融外衣的非法集资,其实是财富脱离实体经济后迅速膨胀的一种结果,其中,一些非法集资恶意将互联网金融平台作为非法集资的工具,更多时候其实是在监管缺失的环境下,很多平台操作者不了解金融规律,在短期积累大量资金后无法寻找到相应的投资项目与大量借款相匹配,从而导致不得不借新钱还旧钱,最终在客观上走上非法集资之路。
  B 监管风暴启动平台进入“洗牌期”
  过去的一段时间被认为是互联网金融“野蛮生长”的时期。
  记者了解到,经历了此前的积累,互联网金融的形态和模式更是多种多样。“只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完成与金融相关的活动,都属于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新型电子货币等网络金融服务平台,以及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设立的互联网平台,其实都属于互联网金融的范畴。”李志锋介绍,如今,山西本土的互联金融平台同样形态丰富,其中,有晋金所等少量的政府背景的平台,有高新普惠这样的混合所有制的平台,也有一些由小贷公司、典当行等转型而来的民营性质的平台。据记者了解,如今,本土民营性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比例达到90%以上。
  就在此前,相关政府部门和业界就互联网金融是否应该监管、如何监管,一直存在争议,相关部门也曾尝试将其纳入监管范畴,不过进展并不顺利。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一直以来都处于“弱监管”状态,存在明显监管漏洞和监管空白。据了解,至今,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成立之初,并没有相关部门颁发准入许可证,而是仅需要工商注册而已。
  不过,去年以来,以P2P倒闭风潮所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风险飙升,社会压力和经济连锁反应明显,引致监管层痛下决心整治乱象。去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按照分类监管原则,各类业态分由不同的金融监管部门负责。截至目前,网络支付已经形成相对成形的监管制度,银监会发布了网络借贷征求意见稿,保监会于去年7月发布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互联网金融协会也已成立。而一个月以前启动的“监管风暴”,更是让不少平台惶惶不安。
  而随着多个平台的“跑路”、倒闭,投资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平台风险,外加监管的收紧,互联网金融也行至十字路口。记者了解到,尤其是对于一些P2P平台,相关政策要求此类平台不能设立资金池,不能自己提供担保,资金需要进入存管银行账户,而只能赚取利差,这样的政策大大地降低了此类平台的盈利空间,“是在生死之间进行抉择和发展。”对于行业现状,李志锋一语中的。在其看来,整个行业正在进入一个“洗牌期”,对于政府定下的监管红线,很多互金公司其实都是不合规的,随着监管的愈加苛刻,有的机构因无法生存而退出,有的机构则在设立新的平台进入这个行业,有的机构想办法在监管的灰色地带继续生存,有的机构在整改之后按照监管规则进行生存,“正常的市场应该是,在科学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审慎的监管体系中,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尊重金融的本质,根据市场规律去发展。如今的洗牌和淘汰,对于未来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一定是有好处的。”李志锋认为。
  C 看好“金融+互联网”普惠金融大势所趋
  在大部分业内人士看来,在中国宏观经济下行、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双创”、“互联网+”等政策支持下高速发展,一些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做出了变革与创新,同时也为金融市场化做出了贡献,与此同时,也遇到了一些中长期内宏观经济周期性导致的问题,但是这些困难是暂时的,在行业发展放缓的环境下,从业人员应摆正心态积极应对,做好适应宏观环境“新常态”的心理准备。未来政策方向不变,互联网金融是大势所趋,行业寒冬将在不久的将来结束,“共享经济”等新的经济形式将蓬勃发展。
  “互联网金融有着普惠的基因,其不仅是一个很好的理财渠道,同时可以让更多人通过较低成本、在较短时间内快速拿到自己所需要的资金,其实是可以天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的平台,未来,对于大的机构来说,互联网金融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是需要很好地监管。只有有实力、讲规律、有品牌的平台才能得到更好的生存。”在李志锋看来,毋庸置疑的是,金融仍然是互联网金融的本质,而经营好金融的关键就是做好风险控制,服务大众,普惠金融就是要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公平、更高效、更透明的金融信息服务。通过大数据、云计算驱动降低经营成本,刺激业务增长,同时通过健全的风控体系打破传统金融的市场桎梏,真正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良好补充。
  如今,不少平台正在通过创新吸引投资者的加入,从而形成良性互动,比如,一些限制投资金额的较高收益理财,以及“新手独享”、“注册送红包”等途径,记者发现,越来越多的平台也开始直接吸引投资者通过“投标”的方式直接投资相关项目,从而降低资金回收风险。比如一家名为微贷网的平台,融合“互联网+金融+汽车”的概念,打造互联网汽车金融服务平台,一位金融行业人士认为,融入其他行业,实现借款端和项目端的匹配,是实现互联网金融平台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
  李志锋认为,在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投资者、监管方、平台这三方的进步缺一不可。作为投资者,首先需要自己去不断学习,辨别风险,形成良好的投资心理,对于投资金额、投资风险等一定要有综合考虑,投资时一定要拿余钱去投资;对于政府等监管部门,一定要对平台制定准入和监管标准,并明确监管职责;对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则一定要不断加强自律,在坚持风控第一的基础上去进行金融创新。
  D 辨别有妙招参与投资需擦亮双眼
  那么,到底怎样的平台风险更大?投资者又应如何辨别风险和参与其中?
  业内人士分析,其实,从平台宣传资料、资金流向、平台费用支出等方面,很容易辨别出有风险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于恶意诈骗的平台来说,这类平台相对好识别,网站的资料也会漏洞百出,投资人可以查询公司工商注册信息是否真实,其中的股东信息是否跟网站描述一致,业务模式是否符合常理。如果遇到收益率超高,投资人可以短期从平台获得大额利益的平台,那基本可以断定平台有问题,看似可以得到的“高收益”也是骗子抛出的鱼饵。本着诈骗目的来运营平台,捞一笔就跑路。这类平台的老板一般都很心急,圈到钱立马消失。
  而对于涉嫌非法集资或者非法吸储的平台来说,无论模式怎样创新,都应该明晰资金是否通过平台真正的流入到了实体经济或者个人借款方。这样的平台资金流向一般都模糊不清,投资人的钱是输送到了平台关联企业还是流向了实际借款人,甚至直接进入了老板的腰包,这些问题必须搞清楚。毕竟投资跟去银行储蓄是两个概念,只有银行能玩资金池。一些不规范的平台,其风控费用、推广费用、佣金、贷后费用等都很高。
  李志锋提醒投资者,一般来说,国有互联网金融平台相较于民营的平台更为安全,若是同种类型的平台,有担保机构合作、成立时间较久和品牌相对较好的平台则相对更“靠谱”,另外,平台对于投资者的回报率并不是越高越好,高收益率反而可能风险更大,收益率一定要适中才可以适当参与。投资者在参与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自己的年龄、家庭收入等情况,同时注意投资多样化、分散风险,不要贪心,这样才可以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淘汰赛中“淘金”。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