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p2p问题平台频现 跑路潮触发中央惩治决心

时间:2016-07-11 16:24:27  来源:金融之家   作者:金融之家收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廖理称,截止2016年4月,全国累计成立的网贷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问题平台约为2200家,超过四成。

7月10日,在第一届中国金融科技大会上,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廖理称,截止2016年4月,全国累计成立的网贷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问题平台约为2200家,超过四成。今年是互联网金融整治之年,P2P频频跑路触发了监管层集中整治的决心。

他表示,“跑路平台”是一个统称,把提现困难、停止运营、以及失联统称为“跑路”。这些问题平台的特征包括:地域广、维权难、进入门槛低。

第一,地域广。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出现了问题平台,在个别发达的省份,问题平台都达到了2/3。过去这半年的收集数据过程非常非常困难,问题平台中只有1/4能够找到交易规模的数据,仅这部分平台的交易规模就超过了1800亿人民币。针对这1800亿人民币,相应的参与投资者人数超过1000万。所以,规模非常大,危害也非常广。

第二,维权难。由于网络的隐蔽性,问题平台有近80%处于失联状态。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把问题平台统称为“跑路平台”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出现问题以后,平台网站也会停止运营,投资人往往难以提供证据。所以,对于投资人来说,一旦发生损失维权还是非常困难的。目前,不完全统计下,P2P问题平台的立案比例仅占6%,法院判决数量只有19项。

第三,进入门槛低。在问题平台中,49%的平台注册资本金在1000万以下,84%的在5000万以下。在问题平台中,仅有23%披露了创始人的信息。而在这些披露了创始人信息的平台中,绝大多数创始团队没有金融背景。这可能导致风险认知的偏差,可能也会对平台的运营带来一些问题。

此外,廖理称,这些问题平台的标的有三大特征:借款标的期限短;收益率高;存在虚假标和刷单行为。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