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科技公司很难做好在线教育
针对在线教育的平台模式,刘洪波认为单纯的科技公司难以做好,他说平台是一个水池子要有持续的水源进来,即持续的用户进来,而要吸引用户必须有好的内容,而好的内容来自好的老师,这些老师为什么要来,又要看这水池子中是否有水。
通过免费的四、六级课程吸引用户,贵学教育拥有自己雄厚的师资力量,比一般的科技公司更加理解教育本质,做好在线教育似乎势在必得。
通过A、B轮融资,贵学教育未来一年内预计要邀请更多名师和品牌入驻到自己的平台,争抢在线教育市场份额。
我希望有个平台让各个机构PK 就像我是歌手一样
在线教育公司现阶段井喷式增长,名目繁多的在线教育公司让学生在选择时颇感头疼,他们很难分辨出哪些是真正有实力并且经济实惠的。对此,刘洪波号召各个培训机构的校长都站在一起互相演讲辩论一番,比一比到底谁是真正有实力的,但是,他同时也表示很难实现,因为不是谁都愿意来比的。
他建议学生不要轻易报班,因为网络上有许多免费的课程可以上,可以先听一听再对比选择。
我们融资是为了站好在线教育的队
刘洪波一直强调“打铁要自身硬”,一个公司一定要先有自己的盈利能力,这样才能在融资的时候掌握主动性,一个亏损的公司是很难对收购说不的。而刘洪波说做教育是为了理想,理想是很难被收购的。
刘洪波说贵学教育一直在盈利,不需要太多的钱,融资模式是站队模式,因为一个尴尬的事实是,如果不去融资很难让人注意到他们这样一个新型的在线教育公司。
以下为访谈内容:
老师挣不到钱的平台根本没戏
记者:贵学教育刚创立的时候,是一个以线下教学为主的传统教育机构,现在建立网校,未来是不是不会把更多精力放到线下去?
刘洪波:其实我们创立先是在网上的,当时特别希望完全的网络化,但是当时是做不到的,而且不盈利。我们没有着急去融资,我希望打铁要自身硬,一定要有自己正向的现金流。否则的话如果真的缺钱,可能就被谁收购了。如果没有正向的现金流,我真的是不敢去拒绝收购。未来其实主要是线上的业务,地面只是为了提供线上的服务,一个是现金流环节,另外一个是展示宣传。
记者:距上线发布会到现在一个多月,可不可以介绍一下公司进展情况?
刘洪波:我们的固定用户和消费增长很快,因为我们非常低价,在网上是一块钱。最近在和很多家投资谈,可能春节前选一家,A轮融资就要投。
我们的模式比较新颖,通过免费的四、六级课程吸引大学生,让所有的大学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真正找到最优质和低价的课程内容,然后把他们连在一起。
学四、六级的学生都在我们网上的时候,这个平台才是有意义的。我们就可以逐渐把这个平台开放给其他的我们的筛选过的,高质量的合作伙伴,或者我们自己来做。
记者:平台模式适合未来在教育市场吗?您之前说过平台的弊端,包括您觉得教育是一家独大的,没办法百花齐放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刘洪波:平台是一个池子,然后你要持续有水源进来,就是持续的用户进来,如果只是修了一个干的池子不会有人来。
真正有价值的平台是这个平台上的所有老师能够挣到钱,老师挣不到钱这个平台就没戏了。淘宝为什么有价值,因为淘宝店主在淘宝能够实现它的商业价值。
如果这个平台所有人的收入都翻倍,我才认为这是一个成功的平台,你真正为你的用户,为学生形成了一个三方共鸣的一个平台。
我们在英语行业里面是专业的,其他行业我们没有时间去看,但是可以通过评判然后邀请商家,最后我们会保留一家各个领域里边真正稳定的。通过产品来扩展这个平台,而不是同时选很多。
我们是B2C2B模式
记者:现在自己做网校,有没有遇到一些困难?
刘洪波:我觉得没有特别困难的,因为网络远程教学的技术发展这么多年,已经是比较成熟了。只不过我们可以开发的更加个性化,学生给我们的反馈,我们随时都在修改升级,让它越来越好。
我觉得困难主要是模仿,倒不是商业模式的模仿,产品设计抄袭。特别希望能够保护一下知识产权,别人花了大量时间好不容易搞出一套体系,刚公布的时候另一个花了十几年做市场的公司拿过去了,我还没做市场呢,那得了?你还没时间去告,因为这太多了。
记者:怎么概括贵学的模式比如O2O或者B2C?邀请其他老师和品牌入驻,预计多长时间完成?
刘洪波:我觉得我们会是B2C2B,因为我们作为一个business,我们现在面对的是consumer集中在我们这里,这是我们的一个网校模式,然后慢慢的才从这个网校模式将来再开放一些。
我们现在从中学英语,从大学英语开始,抓住了橄榄球的最中间,然后从大学拦腰截断,大学四、六级我们做的这么一个网校平台,他的用户都会是将来消费留学、考研、雅思还有托福的潜在用户,慢慢的延伸到他毕生后的学习内容。
服务收费和我们B2B的从C到B的收费模式。我觉得差不多一年完成品牌入驻,不光A轮,其实我们B轮融资已经同时开始谈。我们不需要太多钱,不像其他的一些公司,没钱进来就要死,我们是盈利的。我们投资的模式是站队的模式,让大家关注到我们这种新型的在线教育模式,如果没有资本的进入的话,可能大家不会关注,这个是很尴尬的一个事情。
而且我们吸引学生的模式不是通过烧钱在百度投广告,比如说四、六级我可以收十块钱,但是我印成卡给所有的合作方,让他们去挣这个钱,他们带来的生源会比百度更加的精准。
我觉得线教育行业特别浮躁
记者:有一种观点说,所谓在线教育其实跟之前的电大和远程教育没什么区别。您觉得包括咱们学为贵网校在内,是否做到把互联网跟传统教育充分融合?
刘洪波:其实互联网教育两个最大的特点是线下没法模仿的。
第一个它的班级容量无限大,最顶级的老师按照理论可以面向所有的学生,一个班可以做到十万、几十万人,这是地面没法做的。在线教育真正颠覆的是打通地域界限,打通班级界限。
第二个,互联网对用户进行智能分析,更精准的个性化教学,省到老师很多事。地面也可以做到个性化,但是要基于一个老师非常有经验的情况下,还有经营机构能够把这套东西标准化,要对学术很多深入的研究才能做到。但是有了这套东西放到网上,就会省掉老师评分、分析的时间。
记者:您觉得现在在线教育行业有没有足够的技术创新来重塑教学模式?
刘洪波:我觉得比较浮躁,我觉得特别浮躁。其实内行都明白,但是外行不是特别清楚,特别是资本方,他们不太了解我们这个领域的问题。
它没法排名,我们各个机构完全可以在网上公开PK,但是他们不会做。我特别号召各个英语培训机构的校长,一起在网上说一说,让全中国的学生去听去对比去了解。大学里边的老师经常对我们有误解,我们对他们也有误解,大学英语老师经常认为我们是江湖派,讲的都是技巧,我特别讨厌这个,我们从来不讲技巧,我们讲的不是三长一短选一长,实在不行蒙C,我们讲的是语言的运用。而大学很多时候他们是讲知识,不讲应用的,看四、六级考试就明白,四、六级考试听写听很复杂的单词,听懂这个单词的意思还去写它干嘛,你拼写正确了也没用,真正应用的时候拿到手机一查就查出来了,国际化的英语考试从来不考复杂单词拼写,全是考最简单单词拼写。四、六级考试这是中国学术英语搞出来的,不强调使用。
希望各个机构能像《我是歌手》那样PK
记者:有一个问题,行业外的人不知道到底谁是名师,哪家机构水平高,哪家理念是错的,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刘洪波:我希望有那么一个平台让各个机构站在一起大家做一个公平的演讲,一个PK,就像我是歌手一样,那是最好的。我跟所有学生建议,别着急花钱去报什么班,现在网络那么普及,各个机构的老师都有公开课放在那里。如果这个机构没有公开课,那你还选它吗,那说明是有问题的。
我经常跟那些学术老师说你别着急,学术终将战胜市场,互联网的目的是让大家透明,能够对比,但是现在他们不愿意去对比,也不敢去对比,但这是早晚的事。
最牛的平台是所有的英语培训学校都到这个平台上来,但是所有的英语培训不会来。大家在一起PK的话,最后剩下的一定是最强的,但是这个平台会遏制这个最强的,他不希望一家独大,所以说这是非常矛盾的。
网校的三个时代
记者:很多传统教育机构,网校其实很早就有,不是说现在才有这个概念,可能比这些在线平台出现的还早,但是没有做好。
刘洪波:因为它地面的利润足够大,网校只是地面的补充。而且地面成本足够大,他没法壮士断腕去推动网校的发展。像新东方,如果给新东方提建议的话很简单,他应该把大学以上的全都课程放到网上,然后大力推动少儿英语,因为少儿英语他的地面还用得起来,而且低龄化英语对名师的依赖不是那么强。
品牌标准化也是一个问题,一个机构要标准化,必须要有一个重要股东是学术研究者,他才愿意把所有听说读写的理论去沉淀下来分享教授给老师。如果只是一个名师他是做不到这一点的,因为其他老师凭什么按照你说的去做?除非我是公司地位上有权威,学术上有权威,而且我是公司的股东,才让能让所有的老师来学习标准化。
网校1.0时代就是以地面为基础,延伸出一个网络。2.0就是平台,科技公司,没内容,先弄个平台把大家弄在一起,集结号一吹。然后再去烧钱,引学生来。感觉上很不错,其实是有极大的问题。我们反对在百度和其他的搜索引擎上烧钱,因为现在信息过载,学生的转化率没有原来那么高,学生也明白去了之后没有免费的课让我听,听了之后觉得不好,是留不住的。
真正的吹集结号这种平台,我觉得他有一个突破点,如果他吹的这个集结号能够拿到这个行业在某一门课最牛的老师,这个平台是一定有价值的,如果你是集结一些二流的老师,那有意义吗?
疯狂的资本和易碎的泡沫
记者:最近51talk收购了91外教网,您怎么看?您觉得他们资本会看重什么?他们做投资的时候会有什么思考?
刘洪波:我觉得这还是不是做教育,真正做教育的不会让别人去收购,你把我收购了我去做什么。我做教育完全是做理想,理想是不可能被收购的,你可以收购我的商业,但是我依托我的理想在这个事业上,你不能把我的理想给收购了,我天天去给你打工,我的理想怎么办?
资本方很聪明,会考虑各个方面,我跟资本接触也学到很多。
我经常跟他说,您先调查一下教学,如果是英语这个行业,我们的教学理论,教学水平,如果你觉得我们是最好的你来投,如果不是你别投我,这个我们很自信。不管是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什么,我的产品核心是非常重要的,别人会说模仿抄袭的问题,资本就会提。
我们有三种方法防止模仿抄袭,第一个我们的出版物会出版我们大部分的理论,但是最核心的我们会留下来,作为产品的内核,这仍然是可以被模仿抄袭,但是学生会感觉到谁抄袭谁。
第二个教学其实很难抄袭,哪怕我们讲的内容是一致的,但是一个老师的说话的风格和风采这是没法抄袭的。
第三个,也是我们正在做的,我们会用期权去绑定我们看重的最优秀的一些英语老师。
记者:资本对90后创业好像很热衷,比如说像余佳文的超级课程表还有武星宇的易题库。在这个行业是否并不像我们外面人看钱很多?
刘洪波:据我所知所有对外公开的数字水分太大了,甚至一分钱没有他还会炒。我了解的是,比如说百度,用流量来换,他可能没投钱,直接拿一些不太精准的广告做完流量投给一些公司,他可能没付一分钱,却占了股份。
其实所有的投资商都是非常聪明的,他见到过那么多,而且很了解,他唯一不了解这个行业最核心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同机构教学方法其实是相反的。而这才是最核心的,就是芯片都不一样,但是他最看重的仍是商业模式将来的发展前景和团队背景。
因为资本现在看重的是健康、教育这两类。医疗、健康、教育、旅游这些都直接体现人类的幸福感,这些行业不会受到经济大势的影响,比如中国的经济好英语培训教育会好,如果经济稍微有一点问题,其实出国留学的人可能会更多,包括医疗这几个行业没有那么大的风险。本身行业好,其次互联网确实是能够对这个行业进行根本上的改变,将来影响会很大。
至于泡沫,在线教育一直都有泡沫,而且泡沫还挺大,因为学生也好,家长也好,他们不太了解这个行业。泡沫都可以做很大,教学方法都是错的,误导了很多学生的培训,他都可以上市。
我跟90后接触不多,但我觉大学生创业,第一个你要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和产品,你真的要比别人好你才要去做这个事情,从商业模式也好,产品也好,服务也好,你肯定是要有创新才去做。
第二个,做好准备,财务上的,股权结构上的,法物上的,各方面这些知识如果它都健全,我觉得去创业没问题。
不能一杆子打死,我觉得这个很正常,有的真的有思想,创新力比较行,或者真正看到了一个行业的空白点。但是不管90后、80后、70后创业,失败的是最多的,报道的永远都是成功的那几个。
2015年是在线教育行业的春天
记者:您觉得现在在线教育迎来春天了吗?跟国外相比您觉得中国在线教育有哪些自己的特点是从业者应该意识到的?
刘洪波:我觉得可能,2015年差不多吧。今年一定会有一两家真正做到能够实现覆盖全国,可能达不到巨头,但是这个商业模式会更加清晰,当这个做起来的时候大家才会看得到春天。其他小规模的做的再精致是有天花板的我觉得。
跟国外相比,第一个我们的学术底蕴还差别人很远,从英语培训来说,中国培训教学体系和理论落后国外很多年,就是中国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原因。英美他们的研发实力太强大了,对一个问题的精耕细作,都是一个团队在讨论学生这个问题要怎么解决,中国没有这个,都是完全依托于老师的理解。而且我们看到,韩国、日本、印度他们的天赋没有我们好,但是英语很流利,交流很自如。我觉得中国不管是网络教育还是地面教育,要把研发做好。
第二个是信息不对称。国外很多好的网站你不知道,中国的老师也不会推。
优点是我们的人多,剑桥的英语培训在线教育做的再好,谁上?除非他能找到中国的强大的合作方大力推广。国外的要收高价,中国的免费四、六级,你把我惹急了我雅思都跟你免费。老外做不了,水土一定不服,他思维模式不一样,他要保护版权,国内哪有这事。
用户多,导致我们的在线教育的前景会非常广阔,这个市场可以容纳好几个巨头,我们要努力做第一。
慕课的商业化面临巨大利益阻隔
记者:之前采汤敏教授,他有说慕课是一场革命,可能会改变整个教育体制,现在国外把慕课定位为一个非营利性的品牌,您如果在这个在线教育里面做一个运营的话,您会考虑慕课商业化吗?您觉得有市场吗?
刘洪波:很多商业模式从理论上来说我们听起来其实都是可以的,但是过程当中会碰到很多问题。中间的那些利益环节怎么去打断?比如拿英语举个例子,如果这个学校本身有四、六级培训,一个学生收四百多,你敢收一块钱,他恨不得把你网站给你封了,让学生不知道。
你的商业模式设计当中,要把所有相关方的利益考虑进去,这个商业模式才能成功,或者遇到的阻力比较少。
你的模式越新颖,意味着你会碰到的改革阻力会越大,旧的利益捆绑的会越多,用互联网去推动,就像您说的运作很重要,我们说的运营不是说光是宣传,而是你怎么去调和,怎么温水煮青蛙地把旧势力的阻碍化解,当然高手就是把旧势力的一些利益打包到新势力的新的模式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