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奥迪BAT合作,互联网造车给传统车企的压力有多大?

时间:2016-09-20 17:00:10  来源:汽车维基   作者:汽车维基收藏

同时与BAT三大巨头联合发展互联网业务,这意味着奥迪已经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聚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大半壁江山的汽车企业,集结了三家中国顶尖互联网公司的高新技术优势,奥迪这是要下一盘大棋。

9月13日,一汽-大众奥迪宣布将与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合作,并签署三方合作备忘录,此消息一出让人震惊不已,原来奥迪在互联网汽车领域已经开始布下了一盘大棋。奥迪也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得已而为之。首先,传统汽车产业内你争我夺,作为“王牌对手”的宝马联手以色列传感器厂商Mobileye生产自动驾驶汽车,这让奥迪开始探索汽车智能互联领域。其次,自2015年开始,互联网巨头纷纷进军汽车行业,给传统汽车制造商带来空前的压力。奥迪不仅要面对相互间的内斗,还要关注那些跨界而来的对手,因此,不得不开始想尽办法突围。

壕,同时签约BAT三巨头

其实,向来标榜“黑科技”的奥迪拓展互联网业务并没有任何惊奇之处,但一汽-大众奥迪却凭借这一话题登上热点头条,引爆点在于奥迪与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署了三方合作备忘录。

正如BBA之于世界范围内车企的地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这三家妇孺皆知的企业,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里占据着垄断地位。而BAT这一对三大巨头的简称,则是来自于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的首字母缩写。

同时与BAT三大巨头联合发展互联网业务,这意味着奥迪已经成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聚集了中国互联网行业大半壁江山的汽车企业,集结了三家中国顶尖互联网公司的高新技术优势,奥迪这是要下一盘大棋。

阿里巴巴

奥迪将与阿里集团在电商、阿里金融、阿里大数据战略、阿里娱乐等方面深入合作。通过与阿里集团合作,一汽-大众奥迪将成为中国第一家搭载高分辨率3D地图的豪华汽车品牌。

百度

据了解,智能汽车、车联网服务、大数据等方面,会成为奥迪与百度合作的重点。车联网方面,奥迪多款车型已经搭载了百度的“CarLife”系统,未来奥迪与百度还将在车联网领域共同努力。此外,百度与奥迪均是世界前列的“无人驾驶”技术先行者,在未来城市交通方面的成果,也令人期待。

腾讯

QQ、微信,腾讯在移动社交领域的统治力有目共睹。而在未来的汽车上,“社交”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一汽-大众奥迪目前与腾讯的合作集中于车载信息系统,奥迪全系车型将与微信Mycar服务相结合。通过微信和汽车间的无缝数据传输,位置和音乐共享功能将在车与车之间得以实现。

透过这些签约合作的内容,我们已经能看到一大波一汽大众奥迪“黑科技”正在袭来,同时也看到了奥迪在互联网汽车领域的大干一场的决心。

变,提前抢占中国市场

不难猜测,奥迪之所以有如此魄力同时与中国互联网三巨头BAT合作,宝马的自动驾驶计划起到了助推作用。今年7月,德国竞争对手宝马联手以色列传感器厂商Mobileye,拟在未来10年生产自动驾驶汽车。

作为在世界范围内的王牌竞争对手, 宝马激发了奥迪的斗志,同时也让奥迪开始“另辟蹊径”,主攻中国市场未尝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车市场,而尽管奥迪在全球豪车市场落后于宝马和奔驰,但它自1988年以来一直是中国销量最高的豪车。今年1至8月,奥迪在中国的汽车销量达到38.573万辆,占该品牌全球销量近三分之一。然而,它和竞争对手宝马和奔驰的差距正在缩小。

有分析师提出,保持领先要求投资于联入互联网的技术,中国购车者“似乎比西方买家的联网程度还要高”,部分原因是中国买家的平均年龄为36岁,比美国年轻10岁,比德国年轻20岁。

这表明,中国市场已经不但在现在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在未来的互联网发展领域仍然存在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于是,奥迪并没有像宝马那样选择国际上的合作伙伴,而是牢牢抓住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脉络,为的就是抢占中国互联网汽车的先机,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

难,跨界对手层出不穷

由奥迪与BAT三巨头联手的事件延展开去,我们看到的是整个汽车行业的变革,传统汽车产业纷纷走出去与互联网大咖联手拥抱“互联网+”。但也有一些企业千方百计地想要“走进来”,在领地已经被瓜分完毕的汽车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

从2015年“互联网造车”元年起,就有苹果、乐视、阿里巴巴、腾讯、谷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曝出投身智能汽车领域的消息。2016年各种互联网汽车的消息更是甚嚣尘上,先是接二连三的传统车企高管跳槽互联网车企,紧接着是乐视超级汽车北京车展全球首发,技术中心落户上海以及蔚来汽车和江淮汽车签订《制造合作框架协议》等等。这一切都似乎预示着中国版的互联网汽车马上就要由PPT转变为现实。

众多企业一股脑地涌入,汽车行业这块蛋糕还有的分吗?事实证明中国市场前景仍然无限广阔。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乘用车销量达到2115万辆,汽车保有量1.72亿辆,但千人汽车保有量仅为100台左右,不及世界水平的一半,因此中国汽车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在这些“虎视眈眈”竞争者的围攻下,主机厂对汽车产业这块蛋糕的封锁已经被打破,即使宝马、奥迪这种豪华车品牌也不得不打破固有思维去争抢市场市场份额,在与传统汽车厂商竞争的同时,还要时刻警惕新兴的外来者,亚历山大!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