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网工程”助推“品质东莞”再上新台阶
去年12月,东莞茶山镇上元村网格管理员在辖区一木材市场巡查时,发现7辆疑似报废的货车,车厢内存放着大量煤气瓶及油箱。“移动的炸弹!”管理员立即上报线索,经有关部门现场检查,在车厢内查获黑气167瓶、黑油2.43吨,及时处置了一宗公共安全隐患事件。
近年来,“智网工程”已成为东莞社会治理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其推动下,东莞的社会治理初步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向依靠科技手段转变,从“条块”分割向资源整合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从“运动式”管理向日常制度化管理转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吹来,东莞提出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愿景,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更安全更美好的理想城市。“智网工程”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工程,将继续推动城市“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力争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前列。
▶▷数据互通+部门联动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每天8时30分,道滘镇昌平村“智网工程”网格管理员赖玉沛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我是网格员”APP签到,随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商改监管业务提醒:商事主体5间……”根据APP上的提醒,他开始了对几间新开张店铺的经营信息和许可证办理情况的检查。“你们要及时去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一家新开的餐饮店里,赖玉沛提醒店主后,递上了一张办理指南。
这是“智网工程”通过信息数据的大汇聚和深挖掘,与各级各部门形成统筹协调配合工作体系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东莞,像赖玉沛一样的网格管理员共有9889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全市2894个网格中,对照公安、城市应急、市场监管、环保等领域103个事项清单,每天开展日常巡查。去年,全市网格管理员完成巡检工单1347.88万条,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72.3万宗,处置率97%,一大批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
2017年以来,东莞“智网工程”相关制度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加强,“枢纽”作用日益明显,信息系统(二期)试运行,城市管理功能模块启用;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商改后续监管与“智网工程”互融互促,二者组成的“一平台三工程”科学市场监管体系获评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市网格管理员协助公安部门成功完成“二标四实”统计,基础信息共享入库工作,又为“智网工程”运作提供了数据支撑;消防安全与网格化管理对接融合,去年全市火灾数下降22%,受伤人数下降40%;城市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和社会保障等3个部门共20项事项于去年入格,全市“智网工程”入格部门达到11个……
从网格管理员到指挥调度中心,再到职能部门,这张线上线下全覆盖、无缝隙的“数据网”打通了部门之间的隔阂,大大提升了城市治理效率。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说,接下来东莞将加快“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进一步利用好“智网工程”的力量,发挥其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作用,推动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
▶▷助力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镇街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社会管理的前沿。
去年10月,莞城北隅社区网格管理员王锦芳、祁沛文在辖区巡查时,发现一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并未像平时那样在屋外乘凉闲坐。两人警惕地快步走到屋前,发现房屋的门打开着,老人已晕倒在屋内,意识模糊,手指轻微颤抖,情况十分危急。二人马上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把老人送进医院,使老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去年9月,强台风“山竹”袭击东莞。桥头镇网格管理员刘炳淦在手被杂物划伤的情况下,仍坚持冒雨徒手清理下水道井盖杂物,确保水流畅通后才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将当地村委会事后向他发放的2000元营养补贴款捐给了民政慈善机构。“山竹”期间,全市网格管理员积极参与防汛、抢险等工作,共帮助转移安置群众6.89万人次。
为民之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2018年,全市各园区、镇街网格管理员还通过设点咨询服务、驻点联系、帮扶等方式,将服务的关口前移到社区、网格和楼栋,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开展便民服务近2万次,直接服务群众近20万人。
同时,“智网工程”还积极推动市场、小区共治服务,网格管理员们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并融入到社会治理工作中。
在厚街镇最大的木材专业市场——东方兴业城,保安队长田四财和队员们最近多了一重身份——厚街工业城网格的“共治网格员”。每天,田四财和同事在市场内巡逻值勤的同时,也完成“共治网格员”的巡检任务,包括商户是否亮照经营、消防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三小”场所住人等情况,检查结果直接录入手机APP,不合格的情况拍照上传,监管部门随时掌握。
“‘共治网格’推出之前,我们网格员每个月只能抽查30家商户,有了‘共治网格员’的参与,每个月可以对所有600户商户都进行一次巡检,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厚街工业城工作站综管办主任林灿辉说,群众的参与壮大了监管力量,市场更加井然有序,商户们对东方兴业城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东莞“智网工程”正在展现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气象,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持续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
近年来,“智网工程”已成为东莞社会治理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其推动下,东莞的社会治理初步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海战术”向依靠科技手段转变,从“条块”分割向资源整合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转变,从“运动式”管理向日常制度化管理转变。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东风吹来,东莞提出了“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目标愿景,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新、更安全更美好的理想城市。“智网工程”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核心工程,将继续推动城市“颜值”与“内涵”双提升,力争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省前列。
▶▷数据互通+部门联动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
每天8时30分,道滘镇昌平村“智网工程”网格管理员赖玉沛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上的“我是网格员”APP签到,随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巡查。“商改监管业务提醒:商事主体5间……”根据APP上的提醒,他开始了对几间新开张店铺的经营信息和许可证办理情况的检查。“你们要及时去办理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一家新开的餐饮店里,赖玉沛提醒店主后,递上了一张办理指南。
这是“智网工程”通过信息数据的大汇聚和深挖掘,与各级各部门形成统筹协调配合工作体系取得成效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东莞,像赖玉沛一样的网格管理员共有9889人,他们每天穿梭在全市2894个网格中,对照公安、城市应急、市场监管、环保等领域103个事项清单,每天开展日常巡查。去年,全市网格管理员完成巡检工单1347.88万条,共发现各类问题隐患172.3万宗,处置率97%,一大批社会治理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基层得到解决。
2017年以来,东莞“智网工程”相关制度机制不断建立完善:市镇村三级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加强,“枢纽”作用日益明显,信息系统(二期)试运行,城市管理功能模块启用;市市场监管局推动商改后续监管与“智网工程”互融互促,二者组成的“一平台三工程”科学市场监管体系获评第五届“中国法治政府奖”;全市网格管理员协助公安部门成功完成“二标四实”统计,基础信息共享入库工作,又为“智网工程”运作提供了数据支撑;消防安全与网格化管理对接融合,去年全市火灾数下降22%,受伤人数下降40%;城市管理、文化市场管理和社会保障等3个部门共20项事项于去年入格,全市“智网工程”入格部门达到11个……
从网格管理员到指挥调度中心,再到职能部门,这张线上线下全覆盖、无缝隙的“数据网”打通了部门之间的隔阂,大大提升了城市治理效率。
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说,接下来东莞将加快“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细化服务、法治化保障”社会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进一步利用好“智网工程”的力量,发挥其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的作用,推动城市品质内涵不断提升。
▶▷助力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镇街是东莞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也是社会管理的前沿。
去年10月,莞城北隅社区网格管理员王锦芳、祁沛文在辖区巡查时,发现一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并未像平时那样在屋外乘凉闲坐。两人警惕地快步走到屋前,发现房屋的门打开着,老人已晕倒在屋内,意识模糊,手指轻微颤抖,情况十分危急。二人马上拨打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把老人送进医院,使老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去年9月,强台风“山竹”袭击东莞。桥头镇网格管理员刘炳淦在手被杂物划伤的情况下,仍坚持冒雨徒手清理下水道井盖杂物,确保水流畅通后才到医院接受治疗,并将当地村委会事后向他发放的2000元营养补贴款捐给了民政慈善机构。“山竹”期间,全市网格管理员积极参与防汛、抢险等工作,共帮助转移安置群众6.89万人次。
为民之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2018年,全市各园区、镇街网格管理员还通过设点咨询服务、驻点联系、帮扶等方式,将服务的关口前移到社区、网格和楼栋,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累计开展便民服务近2万次,直接服务群众近20万人。
同时,“智网工程”还积极推动市场、小区共治服务,网格管理员们鼓励群众主动参与并融入到社会治理工作中。
在厚街镇最大的木材专业市场——东方兴业城,保安队长田四财和队员们最近多了一重身份——厚街工业城网格的“共治网格员”。每天,田四财和同事在市场内巡逻值勤的同时,也完成“共治网格员”的巡检任务,包括商户是否亮照经营、消防是否达标、是否存在“三小”场所住人等情况,检查结果直接录入手机APP,不合格的情况拍照上传,监管部门随时掌握。
“‘共治网格’推出之前,我们网格员每个月只能抽查30家商户,有了‘共治网格员’的参与,每个月可以对所有600户商户都进行一次巡检,监管力度大大加强。”厚街工业城工作站综管办主任林灿辉说,群众的参与壮大了监管力量,市场更加井然有序,商户们对东方兴业城的归属感越来越强。
共建美丽家园,共享美好生活。紧紧围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东莞“智网工程”正在展现出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气象,加快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持续迸发高质量发展的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