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上午,“2016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在普陀跨国采购会展中心开幕。论坛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监委向全球发布了“中国机器人”认证标志,同时颁发了首批中国机器人产品认证证书,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建立实施机器人检测认证制度。该论坛由国家发改委、国家质监总局、工信部、国家认监委四部委以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支持,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普陀区政府承办。
本次论坛旨在于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和《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促进机器人产业健康良性发展,共同探讨进一步推进我国机器人检测认证体系建设,推动国家自主检测认证品牌的建设和发展,加强机器人检测认证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机器人检测认证国际互认,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提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
据普陀区区长周敏浩在论坛讲话中介绍,发展机器人产业是上海实现制造业向高端迈进的重要举措,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更是普陀区结合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确定的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2015年“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总部落户位于普陀的上海电科集团,2016年电科所发起成立了“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今年该区打造了大张江“上海智能制造及机器人产业园”,集聚了20余家机器人相关企业,并引入了产业联盟等一批功能性平台。为了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普陀区在“科创28条”政策及一系列实施细则基础上,还设立了总规模达20亿元的科创专项基金,并最新出炉了“加快推进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10条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