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解读

优化全球投资规则,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

时间:2016-08-22 09:38:5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收藏

2015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精准把脉,为世界经济开出良方:“重振贸易和投资,让世界经济这两大引擎重新高速转动起来,是二十国集团工作的另一个重点。”

当前,国际投资规模仍低于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投资政策碎片化态势严重。联合国贸发会议6月预测,今年全球投资增速将下降10%—15%。“我们把世界经济比作人的肌体,那么贸易和投资就是血液。如果气滞血瘀,难畅其流,世界经济就无法健康发展。”2015年11月,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精准把脉,为世界经济开出良方:“重振贸易和投资,让世界经济这两大引擎重新高速转动起来,是二十国集团工作的另一个重点。”

为切实推动G20由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型,作为主席国,中国全面推动G20加强贸易投资机制建设,扎实推进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发展。中国方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南北矛盾,构建全球投资规则成为一大难题

国际投资合作是解决各国资金短缺、制约投资保护主义抬头以及促进绿地投资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全球投资增长与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日本国立政策研究大学院大学经济学终身教授邢予青认为,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制定鼓励和保护国际投资的全球性统一协定,和推进全球贸易同样重要。

联合国贸发会议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球已签署国际投资协定3304个。然而,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世界贸易组织(WTO)教席计划全球顾问委员会委员高树超看来,这些协定不仅形式多样、条款各异,而且相互交织、重叠,严重碎片化,一个全球性的投资治理机制“将大大降低投资者在全球投资的成本,为投资者提供一套最低保护标准,提高投资规则的一致性和预见性,从而大大促进资本的全球流动,优化资源的全球配置”。

投资协定的不同,源于南北国家诉求的不同。商务部研究院外国投资研究所副主任张菲介绍说,长期以来,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本输出国,强调投资准入自由化和投资保护;发展中国家是主要的资本输入国,强调通过监管及限制,保证外资的安全性以及对本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凯思琳·奇米诺—以撒认为,历史上,无论从《哈瓦那宪章》框架下建立多边投资规则的失败,到联合国《跨国公司行动守则》谈判无果而终,抑或经合组织多边投资协定的流产,乃至WTO部长级会议最终放弃“贸易与投资关系”议题,全球投资规则的构建历经数次失败,种种努力陷入窘境,这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内在分歧,以及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分不开。许多国家希望在实际操作中保有灵活度,如对特定行业施以限制,为投资的某些特定阶段设定国民待遇原则的例外情况,或是出于“国家安全”因素实行豁免。虽然各国投资政策中支持投资自由化的部分呈上升趋势,但外国投资政策中的保护主义仍令人担忧。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世界经济室副主任陈建奇解释说,国际投资协定谈判既要考虑到各国对海外投资保护及公共政策管制等的诉求,又要考虑各国经济体制机制及意识形态差异,还要顾及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社会关切,各国意见达成一致确实有难度。

尽管任务艰巨,整合提升现有投资协定,建立各国普遍接受的全面、综合、具有约束力的多边投资协定,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

中国智慧,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作出历史性贡献

G20成员人口总量占全球2/3,国内生产总值占85%,贸易额占近80%,吸收外资额占70%,对外投资额占80%。作为全球投资的主要参与者,G20具备制定多边投资协定的天然优势。

G20中国年首次将跨境投资议题纳入G20合作范畴,中方倡议制定《G20全球投资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为各成员制定国内政策和商签对外投资协定提供指引。今年7月,G20贸易部长会议在上海达成首份《指导原则》,为加强全球投资政策协调作出历史性贡献。

作为世界首份关于投资政策制定的多边纲领性文件,它确立了全球投资规则的总体框架,为各国协调制定国内投资政策和商谈对外投资协定提供重要指导。“它明确了国际投资合作的发展方向,将成为未来国际投资协定的基础性文件。”陈建奇说。

中方推动制定《指导原则》,是对全球新一代国际投资规则制定的贡献,填补了国际投资治理的空白。此次中国邀请不少发展中国家代表参与G20峰会,欧洲复兴发展银行中亚地区首席经济学家阿格瑞斯·普瑞曼尼斯认为,中国方案有可能同时体现资本出口型和资本进口型国家的立场。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理事会研究员狄彼卡则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外资流入国,中国推动在G20框架下制定多边投资协定,也可以带动发展中国家提升在全球投资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阿根廷战略计划研究所所长豪尔赫·卡斯特罗从“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使命以及产能合作倡议等中国方案中看到,中国资本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外资来源,制定和完善国际投资规则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昕认为,建立包括《指导原则》在内的更广泛的经贸合作机制,促进全球生产链向广度与深度不断延伸,不仅符合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利益,也是全球经济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的现实需求。

中国作为,不断迈出的开放脚步引领潮流

事实上,中国一直顺应着国际贸易投资发展的新趋势:2013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成为其中制度创新的探索之一,并逐渐将成功经验推广到新设立和扩容的其他自贸试验区。公布《外国投资法》,取消外资三法确立的逐案审批制管理体制,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有重点地放开各产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大幅减少限制性措施,限制外商投资条目缩减50%以上,切中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的重要关切,受到广泛欢迎。

面对全球经济治理变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新理念新倡议,坚定不移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主体地位,积极参与WTO新议题谈判,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不断取得新进展,鼓励各方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改善全球投资政策环境。

欧洲议会日前讨论的《欧盟对华新战略要素》,把“推动欧中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及时完成”列为未来5年最为紧迫的目标,强调欧盟的繁荣与中国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

近日,中美两国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双边投资协定谈判,第三次交换负面清单出价,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高水平协定成为各界期待。凯思琳·奇米诺—以撒认为,美中双边投资协定达成,将为世界起到示范作用。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则建议美中双方抓住G20杭州峰会的机遇,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上取得更多进展。

G20理应谋大势、做实事,推动解决世界经济的突出问题,填补国际投资治理和规则空白,为实现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目标而努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不仅有信心实现自身经济转型升级、持续健康发展,为稳定世界经济提供正能量,也将与G20成员一道共商共建贸易投资机制、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更大贡献。(北京、东京、曼谷、华盛顿、阿拉木图、新德里、布宜诺斯艾利斯8月21日电 记者王新萍、暨佩娟、田泓、俞懿春、陈丽丹、谢亚宏、苑基荣、范剑青)


[相关新闻]标题:寄望G20创新增长蓝图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莱昂纳多·拉莫斯 哈维尔·瓦戴尔

中国将在推动G20峰会主要议题取得进展上发挥巨大作用,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以及全球经济增长问题方面

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对于一些即将讨论的议题,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和思考。

第一,“创新增长方式”首次被列为G20峰会的重点议题,旨在推动全球议程朝前发展。从历史上看,为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G20峰会一贯对于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协商与制定十分重视。不过,自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速一直处于低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亟待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创新增长方式”这一议题,对于推动贸易和投资有重要作用。一些分析家认为,制定G20创新增长蓝图的倡议是中国对G20的重大贡献之一。

第二,G20创新增长蓝图将贸易与科技议程相结合,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科技创新对于贸易的重要性。随着全球贸易增长下降,在2015年G20安塔利亚峰会上,各方同意定期举办贸易部长会议和建立支持性工作组。中国今年很好地落实了这一任务,G20贸易投资工作组成功创设。从2016年开始,G20会议将不仅为各国财长和央行行长提供交流平台,也为贸易部长提供了一个协商平台。

第三,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议题。此次峰会的投资与基础设施工作组已经确定了“鼓励多边开发银行采取联合行动支持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探索多样化融资工具和促进私营部门投资”等三大支柱议题。在这方面,中国在主导建立全球范围内的多边开发银行上已发挥了积极作用,最突出的就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事实上,它们已经开始运行,而这也将促进多边发展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加强世界联系的良好典范,其对于相关经济体进出口贸易的贡献不言而喻。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的改革方案目前还未得到落实,相信本次峰会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这一议程以及世界银行投票权改革的议程。

第四,发展问题将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落实工作。全球发展问题以各种形式呈现在G20议程之中可以追溯到2008年,不过,此次杭州峰会将首次用更广阔的视野来审视发展的议题,并将之作为全球治理框架下的一部分来对待。

综上所述,中国将在推动G20峰会主要议题取得进展上发挥巨大作用。中国倡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案如何与之前G20框架下的相关方案相融合?G20杭州峰会的议程将如何推动G20成为一个有能力应对更广泛的世界经济问题的长效机制,而不仅仅是一个危机应对机制?世界关心的这些问题,或许将在9月的杭州呈现答案。 (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天主教大学国际关系系教授 莱昂纳多·拉莫斯 哈维尔·瓦戴尔)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