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首届中国·贵阳(花果园)智慧城市与智慧商业发展高峰论坛在贵阳成功举办。论坛在贵阳数博会组委会的支持下,由宏立城集团主办,旨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智慧商业发展的高规格、高水准的高峰论坛会议。会上,刘春成和与会者分享了他对智慧城市的一些观点和想法。

人物名片:刘春成,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出版有《城市的崛起:城市系统学与中国城市化》、《不依赖增长的治理:探寻发展的另外一种可能》等著作。
刘春成:现在大家都讲智慧城市,在此之上出 了很多技术的创新,而这一切我们都似乎把我们的主角——“城市”当成被动、承重、反映的试验田,我个人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它和人本身一 样,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如同我们自己一样,而城市本身它就与生俱来具备了非常强大的智慧天赋,如果我们讲智慧城市,是在讲智慧与城市,还是智慧的城市?
如果是智慧与城市那是两件事情,城市本身当 成原来不够智慧,城市在这么多年的发展,它就是一个没有思考、没有传承、一成不变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人类建成的历史超过六千年,我们现在找出超过2 千年历史而依然存在的城市,如果说我们讲智慧的城市,就是说现在城市不够智慧,需要从外部引入智慧,或者由其他机构赋予智慧,那请问什么机构、什么样的人 具备这样的能力?
我的观察和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思考,我认 为,我们所要做的应该是发展城市的智慧,城市本身具有很强大的智慧,各种产业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发展在城市这个空间上,强大生命力的主题上,它在包容、 吸收、消化,它也会各种不恰当的行为产生反应。比如各种城市病,城市病因为城市在运行过程中,城市中人群的行为带来的病,不是城市自己的病。
但是我们通常会把时代放到不说话的城市身 上,我们因为城市对于我们有益的反映推到机构上。所以在大数据时代,我们会发现,在这个城市中,各种不同的参与者是不平等的,当我们遇到危难的时候,某一 个桥梁,甚至比我们某一个物业主管,比某一个交通管理者,它对我们表现出的温情更多,它对我们的价值更多,它虽然不说话,它其实也在城市中和我们进行交 流。
今天我们是在富有创新,本身富有某种冲突的地方讨论这一话题,我们只有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思考,用系统的方式,才能展开冲突,而这个冲突恐怕也是我们中国作为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我们的城市化,我们的人群未来的城市中获得更美好生活进行实践所必须的思考基础和思考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