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是美国路灯最多的城市,有37.5万盏,而上海有190万盏。当Sensity的CEO休·马丁(Hugh Martin)意识到中国将是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智慧城市”市场时,他决定不论成败都要放手一搏,并最终找到了合适的中国合作伙伴。
随着物联网建设被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上日程,“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前景也日渐清晰。在广州南沙,一个名为“智慧路灯”的中美合作项目刚刚迈出自己 的第一步,合作方分别是位于南沙的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简称“广州软件所”)与硅谷的新兴物联网公司Sensity Systems,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中方占51%的股份,并且在硅谷和南沙分别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共享各自的技术,定期交流。
相比普通路灯,一盏“智慧路灯”集合了多个传感器,可以立体化地感知周围环境,包括温湿度、PM2.5、路面积水、噪音。路灯摄像头能够判断车流量、停车位,报警器可以随时连接公安或保安公司,充电桩可以为电动车充电。
大约2个月内,南沙区主要道路的部分路灯将全部变成这种智慧路灯。这一项目的中方负责人、广州软件所常务副所长袁峰对时代周报记者说,路灯覆盖城市 的每个角落,路灯连接着市政电网,如果要做城市物联网,从路灯入手可以避免市政建设的重复投资,后方已有的管理平台也是可以使用的。
袁峰介绍,“智慧路灯”项目将以PPP合作的方式在一两年内向全国迅速拓展。路灯收集的数据上传到统一的平台后,再提供给企业或市政部门,让大家各 取所需。比如做自动驾驶的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获取路面状况、精确定位、交通状况等信息,交通部门可以通过摄像头收集到的车流、车速信息来调节红绿灯,继而改 善整个城市的通行状况。
事实上,“智慧路灯”为一座城市变成“智慧城市”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和基本的数据服务。而“智慧城市”是一个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强强联合
休对记者表示,面对这样巨大的一个市场,初创公司不可能只局限在一个国家。到目前为止,大企业都是在自己国家发展壮大,然后进军国际市场,这样也很 有效。但这样做的风险是,其他国家的企业可以模仿你,你会在世界范围内遇到竞争对手。所以,休认为更好的方法是,建立一个中美联合的创业公司,或者叫世界 型创业公司。
今年2月,Sensity的董事会决定支持休的选择。正式踏足中国市场之前,休找红杉资本的董事长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谈了谈,作为美国风投中最了解中国的人,莫里茨给了他两点建议:一、找到值得信赖的中国伙伴;二、只能在一个大蛋糕拿一小块,不要企图拿走 整块蛋糕,否则将一无所获。
带着这两条建议,休开始了频繁的中国之旅。
和广州软件所保持接触的同时,休和华为、中兴、联想等大企业都做过沟通。华为方面曾表示要主导整个项目,包括制造传感器,建立网络,开发应用软件。 而休不赞同这么做,他认为自己做的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每个城市可以、做自己的LED灯,甚至做传感器等硬件,平台会在云上运作,每个人借助平台开发自 己的软件,每座城市自由开展自己的业务。
在技术方面,广州软件所是这一细分市场做得最好的,但是,在最终肯定了袁峰团队的技术实力后,休对于合作还有两点顾虑:一是这群人都是工程师,他们懂不懂市场?二是面对华为、中兴等巨头,他们有没有竞争能力?
在广州软件所,许多项目在完成技术研发,进入市场之后,是包给各地的代理商去做的。为了让休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也为了打消他的顾虑,袁峰带着休会 见了各地的客户,以及政府官员,大家都对智慧城市很感兴趣。例如山西的一些产煤大市就表示,如果把之前卖煤积累的资本用来投资,一是投清洁煤技术,二是投 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里最重要的就是“智慧城市”。
据了解,“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世界上许多城市都采用PPP模式,比如芝加哥、洛杉矶。就“智慧路灯”在中国而言,PPP协议将把Sensity、中科院、中国电信、地方政府和代理商都纳入其中,解决资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