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是生活中已经实现的,以及将要实现的细节:要出门了,动动指尖约个车,不一会儿司机就在门口等候了;要停车了,通过手机即可查询路段车位,并直接支付费用;甚至,开车都不需要你亲自上阵了,人工智能可实现的无人驾驶会让你出行无忧。这就是“智慧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享受着其中的便利,并期待着科技能带来的更多改变。
随着物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进一步发展,生活将变得更加“智慧”,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都会再次被刷新,智慧生活是必然的方向之一。国内外各行各业都在积极布局智能生活领域,以期提升生活质量、推进产业升级,打造真正的智慧生活。
远程控制、互联、语音控制和深度学习是智能家居发展着力点
在智能家居领域,传统家电产商都在积极行动。
以海尔U+HOME为例。它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能够通过手机对家里的灯光、窗帘、电器等用电设备进行远程控制。云家电系统则能够实现家电与电器之间的互联,还能主动关心人。同时,系统具备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能力,可以将处理的数据存放到云上,实现24小时对生活场景的关注。
海尔成立了数字家庭国际级实验室,主导制定了网络家电行业标准。此外,它还搭建了一个开放的、可容纳国内外不同企业产品的平台来整合技术资源。
海尔的智能机器人Ubot不仅能动态感知家居环境的温度、湿度、照明亮度、安全设备工作状态等环境情况,还能根据语音实现相应的控制。此外,Ubot可以不断学习,感知用户习惯,并在了解用户行为喜好之后,实现自主决策,并主动提供服务。
可见,远程控制、平台搭建、语音控制和深度学习是智能家居着重实现的功能。
然而,强劲的智能家居领域存在一些发展的短板及误区。首先,技术限制,物联网从概念到应用还需要很长时间去实现,仍处于发展初期,还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求;其次,有些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注重营销而不注重研发;再次,智能生活存在安全问题,用户的个人信息及隐私,可能会因为监控设备漏洞、黑客攻击等原因而被泄露。
另外,消费者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热情并没有那么高。诸多家用智能设备只是“好玩但并非必需”,且价格过于昂贵。目前,智能家居设备还未达到智能手机已实现的顺畅便捷,同时缺乏标准化也意味着来自不同公司的设备之间无法互相通信。
所以,智能家居领域需要家电产商、科技公司及互联网企业的强强联合来推动。
智能手表将不只是健康追踪器,还能提供情感感知帮助
在Apple Watch刚出现时,不少人质疑它的价值和市场潜力。但它还是引发了一股潮流,因为可穿戴设备确实能够带来便利,在健身、医疗等方面具备应用价值。
有了智能手表,在运动时就可以丢开智能手机,查看微信、轻松自如接打电话。它的数据记录功能则可使它成为加强版的身体健康追踪器。它的支付功能可轻松买单。强大的语音助手功能将进入各种应用场景,比如能快速识别用户的定位,实现叫车服务。如果学生佩戴智能手表,家长可以随时获取孩子的信息,并取得联系。
随着人工智能、语音识别、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某一天,可穿戴设备将变得更加精准,它将能确认用户独特的走路方式或心跳速率,成为一种类似于指纹识别感应器的身份认证形式。比如,当用户走进一家商店时,它可就以把该用户的尺寸、衣服偏好等信息传送到一种信号装置上,更快速精准购物。而当用户离开时,就会自动收取费用。
总之,可穿戴设备有可能成为未来一项重大技术浪潮。未来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依托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科技,将为工作、生活及学习带来更高级别的情景感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