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正是具备大空间、低效率、多痛点、长尾特征的行业,互联网+医疗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互联网化浪潮。纵观互联网发展史,相继颠覆了纸媒、通讯、零售、旅游等行业领域,其核心脉络是从易到难依次渗透到具备低效率、多痛点、空间大、长尾特征的行业中。我国医疗服务行业正是具备大空间、低效率、多痛点、长尾特征的行业,互联网+医疗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互联网医疗已诞生一批商业模式雏形,归纳起来分为三类:前向收费模式,通过直接向客户收费的方式提供服务,如通过提供挂号、咨询、问诊、远程医疗、慢性病管理等服务向个人(家庭)收费;后向收费模式,不向直接服务对象收费,而由合作机构付费,如向药企和保险公司收费;撮合收费,向合作伙伴提供服务,收取中介费用,如向用户或企业提供在线药品和医疗用户交易平台或线上药店,而获得的佣金收入和销售收入。
我国互联网医疗仍缺少有力支付方和推动者,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广告收入和在线药品的交易和佣金收入。2015 年下半年,很多互联网医疗企业与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合作,推出系列健康险产品,互联网医疗 + 商保虽然潜力无限,受制于数据共享、可穿戴设备标准不规范性等因素的制约,如何获得医疗级用户数据将是摆在互联网医疗公司和商保公司的一道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