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前沿科技

高原上盛开的不只是格桑花,还有草莓和蓝莓

时间:2016-09-13 11:29:08  来源:中国科技网   作者:中国科技网收藏

由张猛组成的专家团通过开展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调查,专家们认为松潘县具有全国独特的生产夏秋季草莓的优势。随后,他们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筛选出适宜松潘栽种的夏秋草莓品种,填补了我国草莓全年供应中夏秋无草莓的空档。

九月的北京,天还有些热,但四川松潘,天已凉。

“凉的不只是天气,还有长在地里无人问津的莴苣菜…….”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猛博士在日前接受科技日报采访时说,由于当地农民信息不畅,不太了解市场供需,看到别人家种了莴苣,收入不错,于是全村一窝蜂都种莴苣,结果菜贱伤农,成片的莴苣烂在地里。

“这样的现象,在偏远山区时有发生。”张猛说,在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有一个由动科、农学、园艺、食品等多个学科领域的专业教师组成的科技扶贫志愿者团队。

张猛是科技扶贫团队的负责人,2012年,张猛到松潘去挂职锻炼时,看到当地拥有广阔的土地,可当地人却在为如何增收而发愁。从那时起,张猛就萌生出用专业知识帮助当地老百姓的想法。

填补了我国夏秋无草莓的空档

由张猛组成的专家团通过开展野生草莓种质资源的调查,专家们认为松潘县具有全国独特的生产夏秋季草莓的优势。随后,他们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筛选出适宜松潘栽种的夏秋草莓品种,填补了我国草莓全年供应中夏秋无草莓的空档。

说起种植草莓,张猛算了一笔账,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松潘川主寺,当地气温比平原地区低,这就为草莓种植带来了机遇。“当地草莓成熟期为6月-8月,正好填补了我国草莓周年供应的空档。平原地区的草莓过季了,而当地的草莓正好上市,同时当地气温低,还易于储藏。”张猛说,而且草莓成熟时正逢松潘旅游旺季,既可自主采摘和就近销售,又可通过航空运送到全国各地。既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开辟新的收入来源,又为松潘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增长点。“

2013 年8 月,西南科技大学又向松潘县赠送了自主培育的近2 万株优良草莓苗以完善整个草莓的“全产业链”。引种成功的草莓品种已在松潘县多个乡镇开展推广试种工作, 2-3 年后大面积推广。

如今,松潘在科技扶贫团队的帮扶下,已开展了多起特色种植、养殖。

促使蓝莓产业在高原持续健康发展

在松潘,蓝莓的种植随处可见,有小到一家一户,还有大片成规模的示范园。但存在适应区域窄、产量低等问题,种植户们很发愁。张猛和果树专家团队到实地察看,发现种植地施家堡乡西沟村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都适合蓝莓生长,但蓝莓植株普遍瘦弱,枝叶发黄。专家指出,这是肥料不足的问题,应立即追加有机肥。

通过生产实验,西南科大专家指导的蓝莓挂果更多,味道也更香甜。几年来,张猛先后多次深入到松潘县施家堡乡蓝莓种植基地,采取课堂讲授和与果农面对面现场示范的授课方式,传授果树新技术、新观念,对果农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解答并赠送大量果树栽种技术资料。

在松潘期间,张猛确定了 “助推松潘高原特色园艺产业发展”的论文题目,立志成为一个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成果留在农民家中的农学博士。在西南科技大学的帮助下,当地成立了蓝莓专业合作社,从品种选择、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苗木繁殖上进行技术规范,促使蓝莓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最终使蓝莓产品的价值大幅提高。现在,蓝莓产业已成为当地的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

延伸阅读

按照《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12-2015年对口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的精神和部署,西南科技大学对口定点帮扶松潘县。为此,西南科技大学把支撑和引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智力帮扶”的工作重点,大力实施“农民上大学,博士下田间,干部转观念,专家进村寨”的现代农业人才支撑工程。2013 年以来,西南科技大学帮助松潘县培训农民、农业技术干部2000 余人次,专家、博士进村寨进行技术指导与田间示范100 余人次,培养了20 余名本土的“田秀才”、“土专家”,引进新技术(品种)20 项,并新增推广k种植面积1000 余亩,开辟了以草莓、藏香猪为代表的新的种养殖业项目,巩固了以有机蔬菜、肉牛、牦牛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突破了一批关键性技术并得到示范应用。

几年来,科技扶贫团队成员的足迹遍布四川绵阳、德阳、遂宁等贫困偏远山区,充分发挥多学科融合的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技扶贫工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