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促进号登陆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智慧城市

以信息化助推“智慧海洋”

时间:2017-10-30 11:52:00  来源:中国网   作者:促进号收藏

5年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着力建立健全“责权明晰、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职能到位、支撑有力、服务精准”的业务体系,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期间中心业务发展规划,提出“一二三四”的中心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项保障、夯实三大基础、提升四种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海洋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格外关注。
        为适应在新形势下的新要求,5年来,国家海洋信息中心着力建立健全“责权明晰、执行有力、运转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职能到位、支撑有力、服务精准”的业务体系,研究制定了“十三五”期间中心业务发展规划,提出“一二三四”的中心发展思路,即:“围绕一个中心、做好两项保障、夯实三大基础、提升四种能力”。明确定位,创新精细化特色服务,力争将中心建设成为海洋领域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权威业务中心。
        推进全国海洋信息化建设
        中心作为国家海洋局信息化办公室日常工作机构,5年来,积极推进国家海洋信息化顶层设计。编制出台了《国家海洋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推动“智慧海洋”工程立项论证与实施。编制《国家海洋局信息化整合工作总体方案(2017年~2019年》,统筹开展海洋信息化整合各项任务。全面实施海洋信息通信网地面专网整合,启动国家“海洋云”建设,编制全局数据资源和应用系统整合工作方案,推进局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互联网+海洋政务服务”系统建设。持续加强海洋信息资源管理与服务,编制并由国土资源部印发了《海洋观测资料管理办法》。建设海洋综合数据库,提升海洋大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持续为公众、科研和军方等提供海洋数据和产品服务。强化海洋档案馆建设,累计馆藏档案6万余卷,资料3万余册,电子文件240TB,为海洋经济、海洋管理、公益服务和海洋安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全面建设数字图书馆,总数据量已超过1亿条,为局属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文献查询检索与下载服务。
        尽力发挥“海洋智库”的独特作用
        5年来,中心完成《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国家海洋局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总体设想(2016年~2020年)》等重大海洋战略研究成果10余项,部分成果获中央领导批示。建立完善海洋情报搜集、分析、评价体系,形成《海洋情报》《海洋政策研究专报》等系列化产品。承担了国家“十三五”规划中海洋专题研究,成果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以专章形式体现。研究编制《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等国家级规划十余项,省市级海洋规划20余项。积极支撑《海岛法》《海域法》立法和修订,参与编制的《海洋基本法》文本已进入全国人大立法审查程序。为进一步服务国家海洋战略、规划、立法的研究,中心还搭建了“海洋智库”平台,不断扩充海洋各领域专家团队,完善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开展国内外海洋发展趋势专题分析,推进“海洋智库”业务化运行。
        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中心承担着全国海洋经济统计核算工作,建设运行了国家海洋经济运行监测评估业务化系统,实现了与沿海地区数据同步与对接,完成了4000家涉海企业直报节点布设,实现500家企业数据直接采集。
        中心主动对接宏观经济“晴雨表”,2014年首次编制并发布《中国海洋发展指数报告》,2015年首次编制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报告》,由国家海洋局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2016年在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上首次发布了《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同年又首次编制海洋经济运行季度报告,2017年首次开展海洋经济运行月度分析,为国家和地方开展海洋经济管理工作提供了权威数据支撑。
        为了给第一次全国海洋经济调查做好技术支撑,中心全面获取了我国海洋经济本底和样本数据,深入研究重点区域、重点产业抽样调查的技术方法。研究金融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我国海洋经济示范区的建设与管理提供支撑。
        站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哨
        紧密围绕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贯穿海洋事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目标,中心开展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工程建设,业务化运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数据一体化服务平台和海洋环境监督与管理子系统,提供海洋环境监测数据共享和决策支撑服务。做好《围填海管控办法》宣贯和技术支撑。建设运行国家海域动态监视监测数据中心,开展全国海域使用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编制了《海域使用管理公报》。
        为做好海域权属、海域论证、海底电缆管道信息服务,中心开展了海域资源资产化管理技术支撑,业务化运行海洋构筑物系统和围填海计划台账系统等。
        中心还建设了国家海岛监视监测系统信息支撑体系,运行维护全国海岛数据库,实现了全国96%的海岛三维可视化管理。建立了海岛统计报表制度,编制的《海岛统计调查公报》由国家海洋局于2016年首次对社会发布。组织做好海底地名提案审查和技术支撑,完成多项重大海洋权益专项研究和划界技术支撑。
        努力拓展海洋环境信息服务领域
        为履行海洋环境信息服务保障职能,中心研发了中国与全球潮汐潮流业务化预报系统,制作发布了全球483个主要港口以及海上丝绸之路15个战略支点、16个重要海峡通道的潮流预报。编制《潮汐表》与《潮流表》服务航运、渔业、军事、科研与防灾减灾等相关部门200多家。开展海平面变化研究、评估和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编制并发布年度《中国海平面公报》《中国近海海洋气候变化月报》,指导沿海省市海平面公报编制。持续开展海洋观测体系布局、海洋环境变化分析、灾害影响评估、防灾减灾对策措施等关键技术研究。
        围绕军民兼用海洋环境保障的迫切需求,中心积极推进军民兼用业务深度融合,实现了军民海洋资料共享和交换常态化,在国内率先研发了西北太平洋和全球海洋再分析系统、三维温盐实况分析系统和数值预报系统,提供时空全涵盖的多种海洋环境保障产品和技术支持,提高了我国自主化海洋环境保障服务能力。
        积极参与国际海洋治理
        中心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委员会框架下的国家海洋资料中心,是世界科学联合委员会成立的第三个海洋学资料中心。作为我国海洋资料对外交换与合作的窗口,一直致力于全球海洋资料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参与了全球Argo计划、GTSPP计划等国际合作计划和项目,业务化运行国际海洋学院中国西太中心,建设了全球首个海洋和海洋气候资料分中心。配合国家战略需要,在海洋经济、海平面与气候变化、海洋生态、海洋空间规划等低敏感领域拓展了中美、中泰、中韩等双边务实合作。全面服务支撑国家海洋战略和权益,在大陆架划界、海底地形命名、世界海洋遗产等方面提供信息支持和技术保障。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