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治国理政新方略
改革攻坚进行时
“互联网+”给苏州工业园区吹来了一阵爽风。
在这里,原先要一周才能办完的业务现在只要一两天,原先要跑到相关部门才能办的业务现在不出社区就能办,原先要出门办的业务现在不出家门上网点点鼠标就能办……充分用好“互联网+”,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苏州工业园区在全面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中的这项创新之举,既改写了“政府服务”的内涵,也为企业、居民切实减负,极大释放了社会活力。
“我们认为,利用‘互联网+’发展机遇,努力创新政务生态是在当前形势下激发社会活力、凝聚突破性发展力量的关键所在。”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王翔说,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正在围绕早日建成国际先进的高科技产业新城区的发展目标,从强市场、强服务、强监管三方面全面推进,对居民服务向社区下沉,对企业服务向平台集中,构建更高水平的公开、透明、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
行政审批牵手“互联网+”,
“数据跑路”效率显著提高
8月29日上午,毕林学刚到工程现场,就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的电话,通知他去领取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上周三下午提交申报材料,周一就拿到了!”法定30个工作日完成的项目申报审批,实际上只用了不到4个工作日,这样的速度让他十分惊喜。毕林学是连云港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的工程师,去年9月公司把业务拓展到了苏州并完成注册,今年3月拿地,从注册公司到现在工程前置手续已基本完成,前后不到一年,大大超出了公司预期。“节省时间就是节省成本。‘园区速度’让我们提前投产,这对医药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毕林学领完证还不到10点,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厅内,办理各项手续的络绎不绝。人虽多,但井然有序。这里的1楼主要是公安相关业务,因私出国服务等窗口还支持支付宝付款,2楼是建设、环保、规划、城管等业务,3楼是消防报审、财会、外事、民政等业务。整个服务中心仿佛一台精密机器,各区域快速运转。
“审批时间大幅缩短,要归功于园区建立了一个基于‘互联网+’理念的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各项数据信息实时更新。像毕林学这样的审批,以前我们必须实地核查规划图纸是否和现场相匹配,现在在审批系统中就能查看审批内容,了解周边市政设施信息、相关地块信息,以及项目前期审批的情况。”园区一站式服务中心技术管理处工作人员于蕾,随机点开一项正在办理的业务向记者展示。一家企业申请扩建办公室、新建休息室,点开“地理信息数据库”,这家企业申请地块的CAD图纸、卫星图清晰可见,历年情况也一目了然。“周边的地下管线、电线杆、水电预留接口都能查到。”于蕾说。
苏州工业园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江帆介绍,目前,架构在园区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之上的专业系统已涉及20个部门的60多个系统,2015年访问量已达1.2亿次。
“民生大数据”让政府服务
真正“沉”到社区一线
“网上填报一下材料,下面就等电话通知了,手机上还可以随时查询数据,比我想象中要方便得多。”29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斜塘街道锦塘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内,29岁的社区居民周敏燕前来领取一周前申办的创业就业证,她最近正筹划自己创业呢。
“以往的‘办事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不同部门之间的行政壁垒,高效的政务服务必须改变这一情况。”工业园区社会事业局副局长何雯介绍,园区智慧社区网上办事大厅去年11月全面上线,目前提供63项社区业务的办事入口及20项居民生活办事指南,计生、社保等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事儿在家就能上网办。何雯介绍,目前在园区,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一次采集、多方共享,最后汇总成民生大数据,大数据助推大协同,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和精细化。
“锦塘社区总人口1.5万,流动人口近1万,本地人口中又以动迁居民为主。以前是属于比较难管的社区,但现在互联网上的智慧服务‘不挑人’,无论本地人外地人,都能享受同等待遇,大家心情舒畅,我们社区基本没遇到什么难题。”49岁的社区主任杜建明说,自己也是动迁居民,在这里住了10多年,亲眼见证了农民变居民的种种烦恼,自从用上了智慧社区系统,居民找上门来的烦心事越来越少,他的更多的精力可以用来琢磨社区发展了。
据介绍,在逐步完善优化智慧社区平台基本框架搭建及基础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园区将继续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将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作为智慧社区的主要内容,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社区管理的高效智能,使园区居民的邻里生活更加“智慧化”、更具幸福感。
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审批制度改革,“互联网+”的技术支撑功不可没,其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前瞻性的顶层设计让每一个园区人感同身受。“在园区,想办什么业务、去哪儿办,打开手机就能查到。不管在社区还是一站式服务中心,当你有疑惑,常能发现一个友情提醒的便利贴,或是一沓宣传单页就适时出现了,几乎不需要问询。”29日,在一站式服务中心办理港澳通行证的苏州市民穆晓丹感慨地说。
在充分运用“互联网+”深度变革政务服务生态的同时,园区还积极探索建立起“集中高效审批、分类监管服务、综合行政执法”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结合大部制改革,成立了行政审批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市场监督管理局,形成了“一个部门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个部门管市场”的管理新机制。
公开透明、互联互通、高效便捷、层次分明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简化优化了群众办事流程,畅通了政务服务渠道,提升了政府行政效能,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建设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4.5亿元,同比增长7.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2.9亿元,增长12.3%,成为大苏州区域板块的领跑者。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杨知评说,“我们将按照企业追求和政府支持‘同频共振’的要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进一步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